TPM
TPM(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),中文翻译为「全面生产保养」,是一种以设备为中心展开效率化改善的制造管理技术,与全面质量管理(Total Quality Management,TQM)、精益生产(Lean Production)并称为世界级三大制造管理技术。
60年代 TPM起源起源于美国的PM,经过日本人的扩展及创新,于80年代年形成了全公司的TPM并在日本取得巨大成功,随之在世界各地实施开来。
什么是TPM?就是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,全员生产(维护)保养,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护保养方式,其主要点就在生产维护和全员参与上。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护活动,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。 TPM的提出是建立在美国的生产维护保养体制的基础上,同时也吸收了英国设备综合工程学、中国鞍钢宪法中里群众参与管理的思想。在非日本国家,由于国情不同,对TPM的理解是:利用包括操作者在内的生产维护保养活动,提高设备的全面性能。
进一步说,TPEM:Total Productive Equipment Management 就是全面生产设备管理。这是一种新的维修思想,是由国际TPM协会发展出来的。它是根据非日本文化的特点制定的。使得在一个工厂推行TPM活动更容易成功一些,和日本的TPM不同的是它的柔性更大一些,也就是说你可根据工厂设备的实际需求来决定开展TPM的内容,也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的方法。
TPM自1971年正式诞生于日本,在1989年之前主要的重点有五项,焦点放在设备面:
在1989年之后,其重点由五项增加为八项,焦点由设备面扩增至企业整体面:
目前TPM在世界各国各企业间都普遍在实施,对于生产效率的提升方面,也产生了实质的帮助。
TPM的特点、目标、推行要素
TPM的特点就是三个全,全效率、全系统和全员参加。
TPM的目标为四个零,停机为零、废品为零、事故为零、速度损失为零。 推行TPM要从三大要素上下功夫,提高工作技能,改进精神面貌,改善操作环境
推进TPM活动程序
一 高层领导的决定引进二 初期推进人员的设置三 TPM的引进教育四 基本方针与目标的设定五 设置TPM推展专责机构六 拟订TPM展开的基本计划七 举办TPM的推行(Kick off)大会八 提高设备效率化的个别改善九 建立自主保养体制十 建立保养部门的计划保养体制十一 提升操作、保养技术的训练十二 设备初期管理体制的建立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